新經濟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背景下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DOI:
https://doi.org/10.63944/2d906465关键词:
電商直播;鄉村振興;農產品直播帶貨;制度保障摘要
本文以農戶、主播和消費者作為主要研究物件,採用了實地調研與線上問卷調查相結合的調研形式,運用卡方檢驗、多重回應檢驗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歸納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發展的阻力,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發現:農民參與的短期性和不穩定性、政策落實不足、虛假宣傳、品牌建設和售後維權困難等問題是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發展的關鍵阻礙。基於此,本文針對立法者、當地政府以及行業人員等主體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法:落實支持性政策、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和推進品牌建設保護從而賦予農副產品直播帶貨內生性動力;梳理現有法律規範進而構築制度體系,構建多主體多維度的品質監控體系;通過地方出臺個性化政策以及立法、執法、司法三方協力,多主體、全方位地完善相關保障制度,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的規範健康發展。
参考文献
[1] 丁國峰 , 蔣淼 . 我國網路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的法律規制——兼評《禁止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稿)》[J]. 中國流通經濟 ,2022,36(08):29-39.
[2] 陶然 . 農產品直播帶貨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1,32(24):224-226.
[3] 莫程城 . 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法律問題及規制 [J]. 經濟研究導刊 ,2022(22):147-149.
[4] 劉雙舟 . 關於網紅“直播帶貨”法律屬性的思考 [J]. 中國市場監管研究 ,2020(05):21-23.
[5] 胡宇晗 , 王黎 . 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思考與對策 [J/OL]. 價格理論與實踐 :1-4[2022-11-24].
[6] 田立法 , 張妍彬 , 趙婭婭 . 農村數位文化賦能農業發展的商業模式研究 [J]. 農業考古 ,2022(04):260-265.
[7] 龔豔萍 , 譚宇軒 , 龔钜塘 , 林麗 . 直播行銷中主播類型及其社會臨場感效應研究:基於模糊集的定性比較分析 [J/OL]. 南開管理評論 :1-23[2022-11-24]
[8] 周爍 . 網路直播帶貨中直播平臺的法律責任 [J]. 法律適用 ,2022(07):133-144.
[9] 李蓓蓓 . 網紅直播帶貨、品牌認同與消費者購買行為 [J]. 商業經濟研究 ,2022(14):83-85
[10] 劉宗義“互聯網 . +”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發展路徑研究 [J]. 農業經濟 ,2022(08):138-140.
[11] 蘇海雨 . 網路直播帶貨的法律規制 [J]. 中國流通經濟 ,2021,35(01):97-104.
[12] 魏琳 , 張翔 . 後疫情時代網路直播帶貨行銷的現狀、問題與反思 [J]. 傳媒 ,2021(22):85-87
[13] 蔣振 .“直播帶貨”模式下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的困境和對策 [J]. 中國集體經濟 ,2022(21):88-90.
[14] 楊國棟 . 基於電商背景下特色農產品銷售模式的思考 [J]. 商訊 ,2021(09):175-176.
[15] 吳萍 . 電商直播驅動下消費者衝動性消費行為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 [J]. 商業經濟研究 ,2022(15):84-87.
[16] 鄧喆 . 政府官員直播“帶貨”:政務直播 + 助農的創新發展、風險挑戰與長效機制 [J].中國行政管理,2020(10):80-85.
[17] 任彬彬 , 顏克高 . 官員直播帶貨 : 縣域政府實現鄉村振興的新探索——基於基層治理創新視角 [J]. 蘭州學刊 ,2021(01):137-151.
[18] 江源 .“直播帶貨”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J]. 上海農村經濟 ,2020(08):27-29.
[19] 毛 亮 , 陳曉華 , 王一平 .“直播帶貨”助農行銷模式淺議 [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1(05):88-89.
[20] 丁慧鴿 . 農村直播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J]. 現代行銷 ( 經營版 ), 2020 (05):166-169.
[21] 王晴 . 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形成機理、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 [J]. 安徽行政學院學報 ,2021(05):69-76.
[22] 袁宇陽,張文明 . 社會資本視角下鄉村直播帶貨的困境及其破解 [J]. 中國流通經濟,2021(10):74-81.
[23] 傅澤 . 數字經濟背景下電商直播農產品帶貨研究 [J]. 農業經濟,2021(1):137-139.
[24] 曾麗紅 , 黃蝶 . 是什麼在主導網路直播購物意願——說服理論視域下對直播購物受眾購買意願的影響因素研究 [J]. 新聞與寫作,2021(7):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