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研究——基于智慧公交项目的教育公平与数字素养启示

作者

  • 薛浚坪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作者
  • 王元正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作者
  • 周玉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作者
  • 林德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作者

DOI:

https://doi.org/10.63944/eph/NHE1

关键词:

多模态生物识别;教育公平;数字素养;技术伦理;教育新基建

摘要

本研究基于智慧公交项目即当前我国公共交通支付方式已从现金、实体卡过渡至二维码扫码,但仍面临显著痛点,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导致数字化服务覆盖率不足。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安防领域的成熟应用为公交场景提供了技术迁移可能,通过系统性技术迁移与教育场景重构,探究其在弥合教育数字鸿沟、优化资源配置及构建技术伦理边界中的实践价值。实证研究表明:动态活体检测与声纹融合验证机制使老年教师数字工具操作时长缩短 82.3%,方言适配技术显著提升偏远地区学生数字素养;边缘计算驱动的轻量化模型在低带宽环境下实现教育资源毫秒级响应。研究提出“教育适老化评估标准”与“技术伦理双轨制”理论框架,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姜光铭, 张继河. 技术·教育·产业三维协同驱动: 欧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化路径探析与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5, (15): 71-81.

[2] 张莉, 赵江招, 李靖, 等.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J]. 模具制造, 2025, 25(08): 29-31+34.

[3] 杨洋,刘志坚. 多学科交叉融合视域下高校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25, 11(15): 22-25.

[4] 何奕宏, 武小鹏. 数智时代数字素养的认知诊断: 工具开发与评估应用[J/OL]. 教育测量与评价, 1-14[2025-08-15].

[5] 宋子婷.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力促教育公平公正[N]. 石家庄日报, 2025-07-24(001). [6] Meral B H, Aliyeva T, Toplutaş E. Evaluat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Content Quality of YouTube Videos on Myasthenia Gravis. [J]. Muscle & nerve, 2025.

[7] 程萍.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 当代职业教育, 2025, (04): 57-66.

[8] 黄圣. 教育技术创新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研究[N]. 企业家日报, 2025-06-23(006).

[9] 冯文娟. 教育新基建赋能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困境与路径[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5, 36(02): 13-18.

[10] 郭斯檀, 张侃, 王梦成等. 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的在线学习行为精确控制系统[J]. 计算机时代, 2025, (06): 56-62.

[11] 杨雅莉, 黎英, 章育涛等. 面向人脸识别的多模态研究方法综述[J]. 计算机应用, 2025, 45(05):1645-1657.

[12] 林乐羽. 面向隐私保护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D].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24.

下载量

已出版

2025-09-15

期次

栏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