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安全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DOI:
https://doi.org/10.63944/4ssp7181Keywords:
高校國家安全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粵港澳大灣區Abstract
基於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背景下的特殊發展需求,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高校以國家安全教育協同賦能為基礎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具有實踐意義,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理敘事創新的需求。粵港澳大灣區三法域差異下存在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法治銜接、文化認同和教育協同等現實挑戰,因此,需要聚焦高校教育主體,從課程體系共建、師資聯合培養、社會資源整合三個維度設計協同方案,強調通過標準化課程開發、數位化教學平臺建設及特色實踐場景打造,實現國家安全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的深度融合。同時,堅持“知行合一”,建設協同實踐的載體,以體育賽事為載體強化集體認同,依託流動課堂延伸教育場景,服務區域教育協同和國家戰略需求。
References
[1] 人民網(2025 年 3 月 2 日).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平安中國建設推向更高水準 . 取自 http://gd.people.com.cn/n2/2025/0302/c123932-41151111.html
[2] 劉琳(2024 年 10 月 31 日). 深入推進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建設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取自 https://www.cssn.cn/mkszy/mkszy_mkzyzgh/202410/t20241031_5797856.shtml
[3] 華東政法大學(2024 年 12 月 16 日). 我校國家安全研究院一行參加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第五屆理事會 . 取自 https://news.ecupl.edu.cn/2024/1216/c672a217886/page.htm
[4] 張光岩(2025 年 4 月 11 日). 深圳“國安號”主題郵輪啟航,打造國家安全海上流動課堂 . 南方日報 . 取自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16V0Irrror.html
[5] 新華社(2024 年 4 月). 攜手同心全力以赴粵港澳三地全面推進第十五屆全運會籌備 . 中國政府網 . 取自 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404/content_6944957.htm
[6] 新華社(2024 年 5 月). 習近平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 中國政府網 . 取自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50473.htm
[7] 新華社(2023 年 11 月 13 日).”村超”聯隊受邀赴港與香港明星足球隊交流比賽。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 . 取自 https://www.guizhou.gov.cn/ztzl/gzcfa/zxbd/202311/t20231113_83073079.html
[8] 人民網 - 廣東頻道(2024 年 4 月 15 日). 凝聚粵港澳大灣區力量守好國家安全 " 南大門 ". 取自 http://gd.people.com.cn/n2/2024/0415/c123932-40810697.html
[9]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2024 年). 粵港澳三地合辦全運會,在粵香港學子南沙 " 熱身 " !取自 https://www.cnbayarea.org.cn/news/focus/content/post_1284884.html
[10]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 年). 香港國安立法鑄牢香港同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法治中國 · 香港國安法筆談》,2 期。
Downloads
Published
Issue
Section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版权所有 (c) 2025 國際人文社科研究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