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达 (作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梁芷瑜 (作者)
恐龙奥秘科学馆,广西 南宁
何 关 (作者)
恐龙奥秘科学馆,广西 南宁
陈祈妍 (作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博物馆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学者企业合作;科学传播
2025-09-01
本文聚焦于中国广西南宁于 2025 年开放的恐龙奥秘科学馆(Dinosaur Odyssey Science Museum),分析其作为自然类场馆的诞生过程与核心特征,旨在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科普场馆发展提供新思路。该馆针对西部地区科普资源不足和公众需求缺口,以提升科学站位和创新展陈为核心,采用“学者+文企联合办馆”模式,整合前沿科研成果与数字技术能力。其展陈突破传统叙事性模式,采用“幕式”手法融合“环境-动物群变迁”与“特定类群演化”线索,并广泛运用 AI、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制片等逾百项数字技术(构建数字资产中枢、硬件展示系统、智能交互平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同时,馆方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3-6 岁、青少年、青年、全龄段)开发了多维恐龙 IP 文化矩阵,搭建了全流程成长闭环的特色恐龙研学教学体系,延伸科普影响力。该馆在学者深度参与知识生产与转化、数字技术大幅降低展陈成本并提升传播力、以及实现低成本可复制性等方面开创了恐龙科普新范式,为中国自然类博物馆的更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PDF
版权所有 (c) 2025 研学实践教育研究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授权。